1.我们惊叹于威尼斯舟船往来的水上风貌、赣州古城地下排水设施“福寿沟”的巧夺天工。这些集聚功能性与艺术性,并能够绵延千载的城市风貌,究竟是如何实现的?其实并不复杂,只是在城市的规划思路中,深深地镌刻了“人”的考量:如何让人的生活得到最大便利,如何照顾人的物质情感需求。只有将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高高置于规划思路的核心位置,既指向柴米油盐的丰沛,也承载弦歌礼乐的厚重,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。
下列选项与上文作者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是
A.如何让城市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关键在“人”
B.要重新审视城市的基础功能,深刻思索城市的文化内涵
C.城市不仅满足人的生存需要,还要满足精神需求与文化享受
D.城市设计是技术,更是文化与艺术
2.在现代社会中,当一个人追求幸福生活时不应忽视接受教育方面的需求。如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、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并从这种欣赏中获得满足,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真正的生活,只不过是生存而已。
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,即教育:
A.可以使人获得持续生活的基本能力
B.可以使人更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
C.主要教育有关科学文学和艺术方面的内容
D.并不关注于某些具体的内容
3.约六千五百万年前恐龙灭绝,原因普遍被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,造成毁灭性的后果,此后只有少数幸存的小型哺乳动物继续繁衍。许多新物种的出现,取代了一度被恐龙占据的空间,其中有些物种变得巨大。在美洲,这种“大型动物群”包含了巨型树懒、骆驼与骆马,以及多种野牛、麋鹿、牛、巨河狸、猛犸象与乳齿象。在这些草食动物出现前,过去的六千五百万年间,地球上曾存在着某些极可怕的捕食者,包括重达两吨的巨型短面熊、一种狮子、几种剑齿虎和巨大的恐狼。而在欧洲则曾出现毛茸茸的猛犸象、洞熊、巨型麋鹿等数不清的物种。至于其他大陆,也出现了壮观的多毛巨兽。
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A.早期人类先祖居住的世界由人类主宰大型哺乳动物
B.早期人类先祖居住的世界为大型哺乳动物所支配
C.由哺乳动物支配的早期世界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
D.人类自始至终都是与动物包括大型哺乳动物相伴相随的
1.B【解析】根据“只有将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高高置于规划思路的核心位置……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”可知,A项表述正确;根据“……既指向柴米油盐的丰沛,也承载弦歌礼乐的厚重,城市才会呈现出既快节奏又带温度的面貌。”可知,C项表述正确;根据“……这些集聚功能性与艺术性……”可知, D项表述正确。B项“重新审视城市的基础功能”指重新整理、评估城市的基础功能,文段并未提及且“思索城市的文化内涵”文段也并未提及文化内涵是什么,故该选项为无中生有选项。
2.B【解析】文段开篇指出“追求幸福生活应重视教育”。后通过“如果”从反面的角度进一步论证首句观点,“没有对于人类在科学、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成就的欣赏能力??????那么一个人就算不上获得真正的生活”,即没有良好的教育就不能获得真正的生活。故文段是“观点+解释说明”的结构,重在强调教育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寻求生活中的幸福,对应B项。A项,文段重点阐述的是教育对追求幸福生活的作用,而不是“生活的基本能力”,故偏离文段中心,排除;C项,“科学、文学和艺术”是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,非文段重点,排除;D项,“不关注具体内容”在文段中并未提及,属于无中生有,排除。
3.B【解析】文段按照时间段分两部分,先介绍了六千五百万年前,恐龙灭绝后,一些新物种变得巨大,并列举了美洲“大型动物群”的例子;紧接着指出在过去的六千五百万年间,地球上出现了某些可怕的捕食者,包括巨型短面熊、欧洲的巨型麋鹿、其它大陆的多毛巨兽等等。故文段为并列结构,意在指出早期人类祖先居住的世界主要由大型动物支配,B项当选。A项,“由人类主宰大型哺乳动物”与文意相悖,排除。C项,“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”、D项,“人类与大型哺乳动物相伴相随”在文段中并未提及,属于无中生有,排除。